首页

冰时代视频美脚免费

时间:2025-05-25 12:22:41 作者:从“摘星辰”到智能化造车 多国青年长春感受科技魅力 浏览量:27079

  中新网长春5月24日电 (高龙安 苍雁)“上‘太空’的感觉太刺激了。”体验了30秒三维滚环,巴基斯坦留学生谭洁用手扶着同伴的肩膀,大笑不止:“这太疯狂了,你们也要试试。”

  三维滚环是训练航天员平衡能力的设备,也是筑梦星辰(长春)航天科教文旅馆的热门项目,来自东北电力大学的20余位留学生排队体验“太空的感觉”。

  5月23日至24日,来自俄罗斯、巴基斯坦、孟加拉国、蒙古国等多个国家的青年留学生在吉林长春参加“感知中国——科技创新发展之旅”,他们走进企业、展馆,了解汽车、光学、航天等领域的发展。

  长春被誉为“汽车城”“光学城”,这里拥有新中国第一家汽车制造厂、第一家光学专业研究机构和第一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,也为中国航天事业输送了大批人才。

  走进馆内,满眼都是浓浓的中国元素和十足的科技感。轻触谷神星一号火箭残骸,特有的凉意直传指尖,让人联想起古诗词中的“手可摘星辰”和“高处不胜寒”;登上天和核心舱模型,亲手操作空间站同款“机械臂”,完成“太空舱”对接任务;戴上VR眼镜,从航天员视角观看神舟飞船返回地球全过程。

  苏丹留学生文华一边体验,一边自拍。“在这里我看到了非常先进的科技,这是一次神奇的旅行。”

  在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,津巴布韦留学生尼莎第一次观看3D全息板——眼前明明是一艘立体的“船”,却无法触摸到,她和同伴们研究了好一会儿,然后开玩笑地说:“这是魔法。”

5月24日,吉林长春,留学生在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参观。 高龙安 摄

  正在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就读的瓦努阿图留学生凯德发现,馆内有许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设备与实验。激光测距、电光转换、偏振光实验,他一边阅读说明,一边分析原理。“这些实验对我的学习很有帮助。”

  在中德合资车企——一汽-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车间里,每隔99秒就有一台汽车驶下生产线。

  这是中国第一个按经济规模起步建设的现代化乘用车生产企业,如今正加速智能电动转型升级。留学生们乘坐电动观光车在车间里参观,巨大的模具将整张金属板冲压成型,机器人与工人相互配合快速完成零件安装,不时还会与运送物料的AGV机器人相遇。

  喀麦隆留学生卡洛斯一路认真观察。他说,自己是机械工程专业的研究生,这是他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汽车制造业的大型机械。

  卡洛斯表示,相比在电脑前画CAD图纸和操作实验室设备,此行更令他增长见识。他说,从参观工厂的历史展馆到参观生产线,机械设备的变化说明这座工厂变得越来越先进。

  在厂区门前,留学生们围着几台刚出厂的汽车合影留念。卡洛斯说:“这里制造的汽车好漂亮,或许有一天我也会从事汽车行业。”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40余件安徽淮南武王墩墓出土文物首次集中亮相

“你们穿军装手握钢枪保家卫国,我们穿律师袍法庭上慷慨陈词推进国家法治建设,我们都是铿锵玫瑰!祝大家节日快乐,工作顺利,生活愉快!”该律师事务所负责人吴丽娜说。(完)

全国首部区域性投资者保护条例在深圳出台

印尼总统佐科表示,10年来,印尼中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发展。印尼珍视两国建立在相互尊重、相互理解、真挚情谊基础上的友好关系,愿持续深化战略互信和互利合作。

当外交遇上书香丨“世界有如海洋,时代有如劲风”

天工国际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,其高速工具钢产品获评国家级单项冠军产品。该企业持续增强产品高端化、高附加值优势,出口比例占公司营销近一半。“今年6月份,天工国际产品出口金额逾4000万美元,再次刷新单月出口业绩。”天工国际总经理吴锁军表示,近期,7000吨快锻项目正式投产,成为天工国际进军一体化大型压铸领域的重要标志。企业将进一步丰富和满足市场对高端产品的需求,持续提升发展竞争力。

《求是》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《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》

“坚持‘引进来’和‘走出去’并重,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。”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,“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,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。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,只会越开越大”。金融开放增强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,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动能。中国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,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,既是对“去全球化”论调的有力回击,也是锚定构建金融强国的坚定信念。一方面,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将加速国内外金融市场融通合作,支持国内企业“走出去”,开展全球经营布局,吸引外资金融机构、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,构筑全球一流的营商环境和科技创新平台。另一方面,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意味着在全球范围不分你我,扩大利益汇合点,使国与国之间形成利益交汇、命运交织、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,进而为我国经济金融安全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。

山东利津水文站是黄河入海前的最后一个水文站。“现在流量是1048立方米每秒,”9月13日中午,利津水文站副站长邢西金熟练操作ADCP(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)与水文缆道智能测验平台连接,很快测出当天流量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